>>
2025 年 10 月,中国餐饮行业传来一则重磅消息 —— 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港股上市备案,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发起冲击。这家以重庆小面为核心产品的中式餐饮连锁品牌,凭借多年的深耕与突破,不仅成为中国川渝风味面馆赛道的 “领头羊”,更有望通过上市开启发展新篇章。
从 2014 年在广州体育东横街开设第一家门店,到如今成为覆盖中国内地 22 个城市、拥有 374 家门店,且在香港布局 6 家餐厅的连锁品牌,遇见小面的扩张速度令人瞩目。截至备案时,其还有 64 家新餐厅在积极筹备中,同时 47 家门店已实现 24 小时运营,多场景覆盖能力持续增强。无论是购物中心、办公区、住宅区等日常消费场景,还是机场、火车站、景区等交通枢纽与旅游场景,都能看到遇见小面的身影,这种广泛的场景渗透,为品牌带来了稳定且多元的客流。
>>
在业绩表现上,遇见小面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收入从 2022 年的 4.18 亿元人民币,一路攀升至 2023 年的 8.01 亿元,2024 年更是突破 11.54 亿元,两年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66.2%。更值得关注的是,在 2022 年受疫情影响录得 3600 万元净亏损后,公司迅速调整策略,2023 年成功扭亏为盈,实现 4590 万元净利润,2024 年净利润进一步增长 32.2% 至 6070 万元,盈利能力持续优化。
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产品的硬实力。作为以川渝风味为核心的品牌,遇见小面的重庆小面、豌杂面和酸辣粉早已深入人心。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 年至 2024 年,这三款核心产品的线下销售量连续三年在国内所有连锁餐厅中排名第一。同时,品牌并未局限于 “辣系” 产品,而是不断拓展菜单,推出涵盖面条、米饭、小吃、饮料的多元化品类,既保留了川渝风味的特色,又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订单平均消费额虽从 2022 年的 36.1 元降至 2024 年的 32.0 元,但通过 “物美价廉” 的策略吸引了更多顾客,2024 年总商品交易额与订单总数均实现大幅增长,印证了其市场策略的成功。
>>
从行业视角来看,遇见小面的上市恰逢中国中式面馆市场的黄金发展期。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0 年至 2024 年,中国中式面馆市场总商品交易额从 1833 亿元增长至 2962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12.7%;预计到 2029 年,这一规模将突破 5100 亿元,2025 年至 2029 年复合增长率达 10.9%。其中,川渝风味面馆赛道增长更为迅猛,预计 2029 年市场规模将达 1357 亿元,2025-2029 年复合增长率 13.2%,在各区域风味面馆市场中增速领先。不过,当前中式面馆市场高度分散,2024 年前五名参与者市场份额仅 2.9%,这既意味着市场竞争激烈,也为头部品牌提供了整合扩张的巨大机遇,而遇见小面作为行业第四大中式面馆经营者、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无疑占据了先发优势。
>>
此次港股上市,遇见小面也明确了募资用途,为未来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据披露,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五大方向:一是拓展餐厅网络,进一步扩大地理覆盖范围,加深在现有市场的渗透,同时探索低线城市与海外市场;二是升级餐厅网络的技术与数字系统,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以数字化赋能运营效率提升;三是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多样化营销活动提高客户忠诚度;四是对上游食品加工行业潜在公司进行战略投资与收购,完善供应链布局;五是用于一般公司运营及补充营运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下沉低线市场、探索海外市场、加大特许经营模式” 是遇见小面未来发展的 “三驾马车”。在国内一二线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低线城市蕴含着庞大的消费潜力;海外市场则为品牌提供了国际化发展的空间;而特许经营模式能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快速扩大品牌规模,三者结合有望为遇见小面打开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
从一家街头小店到冲刺港股的行业龙头,遇见小面的成长轨迹,既是中国中式餐饮连锁化发展的缩影,也展现了地方风味美食走向全国、迈向资本市场的可能性。随着上市进程的推进,这家川渝风味面馆龙头将如何借助资本力量巩固优势、突破边界,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值得市场期待。而其 “为顾客创造物美价廉用餐体验” 的初心,也将成为品牌在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