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刚要掀桌子,自己人先急了:退出,我们去喝西北风?
这年头,闹“离婚”的戏码,在国际舞台上是越来越常见了。只不过,有些是真过不下去了,有些纯粹就是摔个盘子砸个碗,吓唬吓唬人,表个姿态。
最近莫斯科就上演了这么一出。杜马里头,一个叫“公正俄罗斯—为了真理”的派系,几个议员风风火火地递交了一份法案,核心内容就一句话:咱们不跟世界贸易组织(WTO)玩了,退群!
这动静可不小,一下子就传开了。法案写得有鼻子有眼,说要废掉2012年签字画押的《马拉喀什协定》,那可是俄罗斯挤进WTO的“投名状”。他们觉得,既然西方那帮人不带咱们玩,处处使绊子,那咱们还留在这个“俱乐部”里受气干嘛?不如索性关上门,跟金砖兄弟、欧亚经济联盟的哥们儿自己组个局,岂不快哉?
听上去,这股子壮士断腕的狠劲儿,挺有那么点意思。可你要是真信了,那就太天真了。这出戏,主角还没怎么着,配角和观众里的明白人先坐不住了。
俄罗斯自家的经济发展部和外交部,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出来踩刹车。他们的话说得可就直白多了,一点没给那几个慷慨激昂的议员留面子。俄罗斯常驻WTO的代表更是把话挑明了:“退出WTO,对我们一丁点好处都没有。”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对于当下的俄罗斯来说,WTO这个平台,虽然坐着不太舒服,时不时还被人戳脊梁骨,但它却是俄罗斯唯一能在国际经贸规则下,跟对手掰手腕的擂台了。
你瞧,就在去年,欧盟搞出来一个“碳边界调节机制”,简称CBAM。这玩意儿听着挺环保,说什么要对进口的高碳产品征税,防止碳排放转移。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个贸易壁垒,专门冲着俄罗斯的钢铁、化肥、铝这些出口大户来的。你家的东西“不环保”,想卖到我欧洲来?行,先交一笔“碳关税”。
这刀子下来,俄罗斯能不疼吗?可疼了怎么办?你要是不在WTO这个群里,人家欧盟根本不带你玩,连个申诉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干瞪眼吃哑巴亏。可只要你还是成员,你就能把官司打到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去。虽然这机制现在效率低下,甚至有点瘫痪,但它毕竟是个理儿,是个程序。你可以在这个框架下,拉着一帮同样受影响的国家,跟欧盟据理力争,把这事儿从单纯的挨打,变成一场有来有回的博弈。
这就是“在册”的好处。你人还在俱乐部里,就算被几个大佬排挤,你依然享有会员的基本权利,可以利用俱乐部的规章制度来保护自己。一旦你负气出走,那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人家怎么炮制规则,你都只能看着。
而且,西方不亮东方亮。美国和欧洲不跟俄罗斯做生意,可不代表全世界都不跟它做生意。中国、印度、巴西、土耳其这些国家,跟俄罗斯的贸易往来可热乎着呢。这些贸易,靠什么来保障?很大程度上,还是得依赖WTO这个全球性的框架。大家都在一个规则体系下玩,有最惠国待遇(MFN)这个基本盘在,贸易才有可预测性,才能做得长久。
说到这个最惠国待遇,很多人容易望文生义,以为是“最优惠”的待遇。其实压根不是那么回事。它真正的意思是“无歧视”待遇。简单说,你给A国的关税是10%,那么给所有其他WTO成员国(除了有特殊自贸协定的)的关税也得是10%,不能给B国20%,给C国30%。这才是维系全球贸易的基石。
俄乌冲突之后,美国、欧盟确实暂停了给俄罗斯的最惠国待遇,导致俄罗斯的商品在这些市场上要面临高得多的关税,竞争力大减。但这只是部分国家的操作。在广大的非西方世界,俄罗斯依然享受着这个待遇。要是退出了WTO,那这个基本盘可就彻底没了。到时候,任何一个国家想给俄罗斯商品加关税,都不需要任何理由,全凭心情。那样的局面,对严重依赖能源和原材料出口的俄罗斯经济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所以说,杜马里那几个议员的提案,更像是一种政治表演,是给国内的强硬派看的,意思是“我们没有怂,我们敢于亮剑”。这种戏码,从2022年开始就没断过,隔三差五就有人提一嘴“退群”,可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连个正式的立法程序都进不去。克里姆林宫心里跟明镜似的,这口气可以争,但饭碗不能砸。
想当年,俄罗斯为了挤进WTO这个“富人俱乐部”,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1993年递交申请开始,整整谈了18年,比一场抗战的时间还长一倍多。那可真是磨破了嘴皮子,看尽了脸色。其中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就是格鲁吉亚。
2008年,俄格战争爆发,两国关系降到冰点。而WTO的规则是“共识决”,也就是所有成员都同意,新成员才能加入。格鲁吉亚作为成员国,手里就捏着这么一张否决票。为了让格鲁吉亚点头,俄罗斯在瑞士的调解下,做了多少妥协和利益交换,那真是一部漫长的外交史。好不容易在2012年,才最终敲定,成为第156个成员。
花了这么大的代价才拿到一张门票,现在因为跟几个大股东闹翻了,就要把票撕了,扬长而去?这笔账,普京和他身边的经济智囊们,算得比谁都清楚。
至于提案里说的,把重心转向金砖或者欧亚经济联盟,这更像是一种美好的愿景。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目前更多是一个政治和经济论坛,大家坐在一起商量大事,协调立场,但它并不是一个有强制约束力的贸易组织。它没有像WTO那样一整套复杂的、精确到标点符号的贸易规则,更没有一个可以裁决争端的“法庭”。指望它来替代WTO,短期内无异于天方夜谭。
这就好比,一个小区业主被物业的几个头头欺负了,一气之下说要退出业主委员会,以后有事就跟楼下几个关系好的邻居商量着办。邻里关系好当然重要,但它取代不了业主委员会在整个小区的法律地位和管理职能。
所以,这场“退群”风波,说白了,就是俄罗斯在当前困境下的一种情绪宣泄和战略试探。它既是对西方制裁的一种姿态性反抗,也是在提醒那些非西方伙伴:你看,我们为了维护这个体系,受了多大的委屈。
我的看法是,俄罗斯不会真的退出WTO。这就像一个在婚姻中备受冷落的一方,天天把离婚挂在嘴边,但迟迟不去民政局。因为他心里清楚,这张结婚证虽然带不来多少温情,却是分割财产、争取抚养权时唯一的法律凭证。对俄罗斯而言,WTO就是那张“结婚证”,维系着它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最后那点合法的“名分”。一旦撕毁,就真的什么都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