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大豆,中国不买了。
加拿大的菜籽油,也在今年8月份,被商务部正式认定为“倾销”,并且对该品类征收保证金。
外媒直言:这是摆明了告诉加拿大,菜籽油中国也不需要了。
面对这个事情,加拿大不仅不知道悔改,竟然还想要在中国的手上占便宜。
一切的事情,都是加拿大先挑起来的。
2023年年底,欧美各国针对中国的电动汽车有了一系列的加征关税计划。
几方僵持下,欧洲和美国都还没有开始动作,加拿大反倒是先跳了出来。
他们声称中国的电动汽车对他们本土的汽车产业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他们必须要对本土的汽车酝酿保护计划,如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高关税。
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
在2024年10月1日,加拿大方面正式宣布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虽借口是在保护本土的汽车产业,但实际上这么高的关税就是在对中国电动汽车下达禁令。
而加拿大之所以这么做,很大概率是为了讨美国欢心。
因为中国电动汽车在加拿大本土市场上占据的份额并不多,可他们偏生拿出了100%的关税来对付中国的企业,不外乎也就是为了追随美国的脚步。
除了电动车上加拿大加大了和中国的贸易摩擦之外,还在钢铁和铝上,也对中国企业征收25%的关税。
纵观全球的贸易局势,加拿大这么做的原因就差摆在明面上了,只不过美国可没有被他们这点“恩惠”给讨好,同样给了他们极大的关税威胁。
加拿大方面还曾公开在媒体面前透露:美国对加拿大征收35%的关税实在太令人失望了。
那边没有讨好,中国这边全然得罪了。
早在加拿大开始威胁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时候,中国方面的态度还是比较理智的,一直秉持着要沟通要交流,要敦促加拿大改变错误的做法。
结果加拿大是一点没有听进去,最终导致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从豌豆、水产品、猪肉、菜籽油等等各方面加以了反制措施,其中菜籽油更是重中之重,毕竟在过去加拿大菜籽油出口最重要的市场就是中国,有一半都是要出口到中国来的。
在中方调查后认定加拿大的菜籽油存在“反倾销”之后,加拿大方面农业行业引起了恐慌,因为不仅是中方大有不买的意思了,就连他们本土的油菜籽价格也在一路暴跌。
起初,加拿大嘴巴还比较硬。
一边去WTO告状,认为中方认定的反倾销不合理,要求中方撤销。另外一边,则是安抚加拿大农业行业,政府将对菜籽行业推出更多的措施。
他们打的算盘很简单,觉得中国在之后的沟通中会有所松口,毕竟他们当地一直在等待着价格的回弹,然后将菜籽油销往中国。
直到美国传来了一则重大的消息:美国的大豆,中国是一颗都没有买。
在8月中旬的时候,美国大豆协会的主席就给特朗普上书,不要在继续和中国打关税战了,中国买的大豆比其他所有国家的客户加起来都要多。
眼看着大豆都要收割了,结果中国一个订单都没有下,还转头给巴西签下了采购订单,这协会的主席真的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特朗普也听进去了,赶紧找上了中国透露了一个信号:你们要从美国进口至少增加4倍的大豆,这才能减少中美双方的贸易逆差。
言下之意就是,要想在关税大战上停止,就必须要购买4倍多的美国大豆。
结果现实很残酷,中国还是一个订单都没有下,气得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在美国媒体镜头下都要跳脚了。
许是看到特朗普出声也没有用,中国是真的硬气说不买就不买,加拿大方面也开始着急了,不想在看美国的脸色行事了。
只是他们着急的办法令人发笑。
他们不好好想着和中国沟通,反倒是又想要在中国的手上开始占便宜。
日前,加拿大农业部部长透露,他们正在考虑取消对中国加征收的电动汽车关税,以重新打开中国的油菜籽市场。
瞧一瞧这嘴脸,还真的是和美国差不多。
什么诚意都没有拿出来,就想要在中国手上赚钱。
诚如刚刚前文说到的一样,中国电动汽车在加拿大市场上占据的份额本就不多,取消电动汽车成为不了他们的筹码。
更何况,油菜籽这个东西有季节性,万一他们卖给了中国之后,又反悔重新要征收电动汽车关税呢?
相比起来,取消钢铁和铝或许还要比这个来得更有诚意一些。
要知道,就光是2024年,加拿大的油菜籽对中出口就高达50亿加元,而且还给他们近20万人创造了就业岗位。
想要这么大的市场,不拿出一点诚意怎么行?
但人家怎么说呢?人家说就算是要取消关税,也必须要考虑本土的行业,不能让本土的行业利益受损。
这是典型的既要又要,既然如此,他们还不如美国一样,把东西烂在地里。
中方的态度一向都很明确,要想沟通可以,但至少要拿出对话的诚意,真正意义上去减少双方在贸易上的摩擦。
如果只是如加拿大方面这样,只想在中国手上赚更多的钱,但却不愿意以公平贸易的机会去对待中国企业,那么他们的结局只会和美国一样,我们一个订单都不会下!
最后,你们认为在后续越来越严峻的局势中,加拿大方面会做出更大的让步吗?
欢迎对此进行留言评论、点赞和分享!
#2025洞察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