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集训突变!多位功勋无缘名单,青年军上位,42天高原拉满强度
亚洲杯在深圳打完,目标定的是冠军,拿到的只是第三名。
看台上安静得有点尴尬,情绪没下去,动作倒是很快。
官方一句话丢出来,语气不虚,“针对之前队伍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我们深知时间紧迫,要立行立改,主动作为,全力以赴。”
这句像哨声,训练营立刻重开。
宫鲁鸣动刀,换血两个字很实。
从18人集训名单看,老面孔被成片地挪走了。
在世界杯亚军那一拨里,李梦、杨力维、王思雨、黄思静全不在。
这份名单没有她们的空间,场边再等也不会等来号码。
上一届国家队的潘臻琦、贾赛琪同样没入列。
判断清晰,方向不拐弯。
官方把时间线摊开,目标指向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
节点落在2026年,新老交替要在那年完成。
这次名单只剩年轻人,全部是1998年之后出生。
平均年龄23岁,阵容配比是7名后卫、7名前锋、4名中锋。
新鲜名字挤进来,5名新人第一次挂上国家队名录。
冉珂嘉因为在U19世界杯的表现被看见,田媛媛在大运会留下了手感。
旧面孔不多,保留的是韩旭、李缘、张茹。
再加上杨舒予、陈明伶、罗欣械和张子宇,就这么几位。
变化力度摆在名单里,力度不是点到为止。
场上的风格也会跟着重写。
完整的18人集训名单亮出来:韩旭、李缘、张茹、张子宇、罗欣械、王馨雨、吴梦婕、陈玉婕、翟若云、杨舒予、陈明伶、冉珂嘉、李雨洪、周静、王佳琦、徐凤威、李一凡、田媛媛。
位置分布没有多写,名字足够说明意图。
训练地还是高原,手段与上一次保持一致。
强度不降,空气含氧量替教练多说两句。
专门拉出后卫组,挂上“后卫训练营”的牌子。
技术、组织、战术素养、心理状态、对体系的理解,全是训练目标,像清单一样逐项清扫。
集训拉满42天,时间表贴在墙上就是硬约束。
过程外加比赛,两场热身摆上日程。
对手来自西班牙甲级联赛,名字写成尤文图特女篮。
热身赛不装饰,拿来检验高原训练的成果。
外界会问一句,宫鲁鸣还会不会搞“万次投篮计划”。
答案没写在公告里,训练馆的回声会给回应。
亚洲杯的失落没被回避,第三名挂在心口像一枚未拆的贴纸。
集训把这枚贴纸压住,压得住多久看这拨年轻人。
1998年之后的年龄段,把窗口期开到2026年。
两年跑道,方向就是洛杉矶,话说开了。
老将的空位留下经验的缝,该怎么补,训练任务已经贴满。
新人的脚步密,节奏点在后卫线上会更密。
7名后卫,说明控场和推进被放在台面中央。
训练营把这一条线拉直,手感、节奏、决策,天天被点名。
韩旭的存在像一个支点,内线不缺高度。
名单里还有张子宇,中锋线有对比,有轮换,有尝试。
锋线的7人分摊起落地脏活,张茹和罗欣械的熟面孔能把节拍稳住。
新人的对抗强度会被直接拉满,高原的每一次折返都不轻。
冉珂嘉的上调,是对青年线的兑现。
田媛媛则把大赛里的能量带进来,样本有限,训练会放大样本。
李缘和杨舒予的后场组合作为参照,年轻后卫能拿来对标。
组织和终结分开练,合到一起再看误差。
这份名单的情绪不复杂,赢回来才配得上话语。
公告里的“立行立改”就是一句硬话,也是一把尺子。
两场对尤文图特女篮的热身赛,球迷等的是高原后的脚底火花。
球队等的是对位、对抗、失误率、三分命中,训练课要答案。
42天像一个封闭盒子,球馆的灯会更久。
名单已经给出,节奏已经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