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晓得伐,今年股市会不会像火箭一样冲上天
阿拉早就听说,说到这片市场的变化,侬要多留点心
格外是要看内外两个大因素
毕竟,股市,不光是看钱跑哪里去
还得看国家的政策和国际局势怎么走
说实话,这阵子忙得不要不要的,但偶尔也会偷偷瞄瞄新闻,觉得未来这盘局
搞清楚勒 先讲讲侬关心的资金流向麻烦
2025年头几个月,中美之间的利差一度拉到301个基点(一个基点就是0.01%啦)美国利率高
像咱们上海老早就习惯了“钱往热的地方跑”,这也是正常麻烦
可是,如果美联储真打算连续降三次息,美债的收益率就会往下降,中美利差可能会变得更小
居然倒过来——比如当下利差已经从高位跌到-25.2个基点(中国利率稍微高一点啦)
这时候,侬晓得伐,咱们中国的资产就更吸引国际资本啦,像半导体、消费电子这些行业
其实,外资已经在动起来了
8月5日,北向资金一进来就净流入了32.6亿元,重点买了半导体、消费电子;到8月8日,又流入了28.1亿元
说实话,阿拉回想起2019年,美联储降了0.75个百分点后,北向资金全年来净流入超3500亿
你说,这次中国股市估值也不算高,沪深300市盈率才12倍,还加上了注册制,上市公司质量变得更好,长远看
不过,短期里也要小心点
8月4日,北向资金出现了单日净流出,创了近一个月的新高
说明市场对关税、外部风险还是比较谨慎
像咱上海讲,不能只看表面
看得清楚额 国内的政策调控也是一大“救命稻草”
2025年,咱们国家明确要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听说四季度可能会降准0.5个点,降息20到30个基点
跟美联储的节奏可能会“搭”得蛮像的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来,钱就更容易“跑”到市场上
财政地方,政府也在放大招,比如发行更多专项债、格外国债,再配合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和逆回购
形成“宽货币加宽财政”的组合
你想,这样一来,既能稳住经济,还能让企业盈利多点
股市自然就能“挺”一阵
有点“火花” 说实话,市场那股子暖意
你知道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美联储提前“放水”比“出事了才放水”效果更好
比如2019年,提前降息,A股涨了25%;而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降息
市场那会儿就是一片波动
如今,市场已经开始“猜测”9月可能会降息
如果真到那时候,情绪可能会一瞬间火起来
从技术面来看,8月5日,上证指数回到3600点,成交额超过了1.2万亿
说明市场的“活跃度”提升了不少
军工、机器人、半导体这些板块,资金都在“嗨”着
可是,侬晓得,市场上也有“套牢盘”——像在3630到3640点这个区间
就有4.2万亿的资金“套”了
要是股价涨不到,或者成交量跟不上
== 产业升级和政策“搭”配,机会多得很 ==
说到未来的机会
两个方向最“香”:一是政策和产业升级
南北船合并进入“走流程”,军工板块因为业绩牛逼,还有阅兵预期
消费地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5%,加上“以旧换新”政策加码
家电、汽车这些“可选消费”可能会有回暖的迹象
另外,全球产业链的重整
也给咱们带来了不少“好料”
美联储降息,美元压力减轻
咱们中国在新能源(光伏占了全球80%)、半导体(国产化率到30%)这些地方,竞争力都还蛮强的
比如半导体设备板块,最近三天净流入了42亿元,像北方华创这些龙头股
外部来看,中美关税冲突、台海局势,可能让外资“躲”得远远的;一旦美国经济表现不错,降息的步伐可能会变慢,像2015年那会儿,美联储推迟降息
就让新兴市场“钱袋子”大大缩水
内部,即使政策在帮房地产“软着陆”
但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还是“掉了”8%
房企债务违约的担心,可能会牵扯到银行的“命根子”
再说了,注册制下,有些企业“高估值”得厉害,市盈率也高,违规成本低
可能让长线资金“犹豫”不决
侬觉得会不会变成一波大牛市
讲真啦,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确实给咱们A股带来了一堆“流动性”的利好,但要是真的想冲出一波“牛市”,还得看两个关键点:第一
外资能不能持续“跑”进来
如果北向资金一直净流入,加上咱们国内的散户通过公募基金“入市”
那市场就有希望进入“资金拉动”的阶段
你知道,2025年上半年,偏股基金就发行了超过8000亿
资金量是真“火锅底料”一样的多
第二个麻烦就是:咱们国内经济是不是能“真心实意”地再起
消费、投资、出口这三个“车轮”要一齐开动,企业盈利“好转”了
股市才会从“估值修复”变成“靠赚钱”涨
阿拉觉得,未来的股市更可能是“点点滴滴”的结构性牛市
不会像之前那样“全盘皆活”
结尾,阿拉都觉得,咱们中国的股市
会在这波变化里“逐步”走出一条更稳、更有“韧性”的路
是不是觉得,这阵子看新闻、琢磨大势
结合自己的使用经验,这个观点可能不太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