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800名将军齐刷刷坐在同一个大厅里,这样的场景,不需要电影特效,已经够震撼了。很多人在网上看了视频,笑得前仰后合,以为这是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但我第一反应不是笑,而是觉得,这里面的味道不对。
国庆节街上人山人海,人人都有节日的轻松感。然而我们不能只盯着节日的热闹,国际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决定着我们未来的安全感。世界并不太平,我们跟美国在好几个领域明争暗斗,这不是虚的,而是看得见的对抗。
就在联合国,我们直接正告美国,要求他们放弃开发全球导弹防御系统,撤回部署在境外的核武器。这种话在联合国当面说,显然是要来真的。如果他们不撤,我们就进,比如在委内瑞拉,甚至伊朗采取更强的针对性武器部署。不是为了遍地建基地,而是要防住美国可能的最后疯狂。
美国能源部长在参议院提名听证会上针对我们说话,语气里满是战争味,这和那场800将军的会议,不是孤立事件。很多人笑特朗普和海格赛斯“反智”,说这么做是让自己被笑话。但你觉得他们真会没脑子到这种程度?两个人都是老狐狸,怎么可能给全世界和国内对手送上笑柄?
事出反常必有妖。那天视频里有三个细节让我不舒服。
第一个细节,是特朗普和海格赛斯讲话时,台下将军们几乎全都神情严肃。他们的脸上不是假装的笑,而是刻在骨子里的认真。就算有人看起来像笑,那也是天生脸型,不是心情轻松。
第二个细节,是特朗普刚走进会场,全体将军立刻整齐站起。美国军人可不玩提前排练这一套,这样的动作只能说明他们的条件反射,是对最高指挥官的本能反应。
第三个细节,在海格赛斯讲完离场时,所有将军再次齐刷刷起立。你要知道,美国的国防部长不是军职,却能获得这种礼遇。这种对总统和部长同样的服从表现,说明问题很大。
有人认为这可能是配合特朗普表演,如果是,那对我们来说当然是好消息。但如果不是呢?美军看起来腐朽,可这种整体性和服从性还在,这才是我说的“毛骨悚然”。这支军队,二战解放欧洲、解放太平洋,打过的硬仗是真实的;二战之后,他们依旧是出战次数最多的军队。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是一句虚话。腐朽是一回事,底子还在是另一回事。对手不能被战略上看低,战术上必须重视,这才是安全的做法。
这次会议,特朗普官方的主题是“团队精神”和鼓舞士气,说美军将领忠诚奉献,要保持坚强、果敢、睿智又富有同情心。表面听着冠冕堂皇,但我更关心的是,这场会背后藏着什么?特朗普的性格决定了,他可能是在做服从性测试,甚至是提前做一次“清洗”。
他担心自己的安全,尤其是在国内政治波动大的时候,这样的集体动作更像一次试探。回过头看,特朗普所有大动作,几乎都绕不开选举政治和党争,这场会议也不例外。裁员也好,搞花活也好,针对我们也好,一切都是因为选民喜欢。
但这恰恰是风险点。如果选民喜欢打仗,把对外战争看作转移国内矛盾的工具,特朗普真可能一拍桌子就开战。他的行事风格,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历史上,美国总统即便不愿贸然动武,也会在选举压力下做惊人决定。对特朗普这种人来说,只要有政治收益,他几乎什么都敢干。
这种可能性不能被忽略。美国现在在多个方向和我们碰撞,如果他们在导弹防御、海外核武部署上寸步不让,我们的反制就必须精准砸到痛处。这不是挑衅,而是防止他们“急了跳墙”。
看回那场会,有800多名将军在场,这不是日常规模的军事会议,而是可以直接影响决策层气氛的大场面。特朗普不可能只是去讲几句空话,真正的重点很可能发生在没有被拍到的时刻。
台下那些将军的纪律性,不是靠临时训诫出来的,这是多年形成的军队文化。外面很多人喜欢说美国军队烂到底,我看未必。即使内部有人瞧不起领导,外在的服从性依旧严密。这意味着,一旦高层下令,他们的执行力依然很恐怖。
我们和美国的博弈,不只是科技、经济,更在军力的意志层面。二战八十年过去,他们的硬件在变化,制度在变化,信念层面的东西却没那么容易动摇。
特朗普的“团队精神”版本可以是演讲,也可以是测试。服从性是军队最核心的东西,他如果觉得有必要动手清洗,一定会先看谁会毫不犹豫起立,谁会犹豫一下才站,这花活背后是一种筛选。
当你看到现场全员整齐划一起立,那不仅是礼节,那是命令到来时手起刀落毫不迟疑的信号。这种军队组织力,对任何潜在对手来说,都是不容轻视的指标。
所以,不要被社交媒体上那些“美国闹剧”式的解读带偏。笑一笑没问题,但笑完要想,他们在台上讲的,和台下真正做的,未必是一回事。背后的动作,才是需要放在心上的。
防止老美急了跳墙,是我们必须准备的现实任务。这跟节日氛围、日常生活没冲突,但必须同时进行。看的清,才能打得准。
美国会不会真的冲动动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那800名将军的肃穆表情、有着条件反射的起立动作,还有特朗普的性格,都在提醒我们,乐观是好事,但过度的乐观,才是最大的麻烦。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