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产品展示
发布日期:2025-10-10 19:48 点击次数:136

印度迷局:开店容易关店难,通用汽车七年撤退路

#国庆反向旅行攻略#

印度迷局:开店容易关店难,通用汽车七年撤退路

进来时满怀希望。

离开时身心俱疲。

这就是印度给全球企业上的残酷一课。

通用汽车在印度市场挣扎了二十多年。最终亏损超过10亿美元。2017年它决定停止销售。但真正的磨难才刚刚开始。这场撤退战一直打到2024年。整整七年。

为什么关一家工厂比开十家还难?

印度关闭工厂平均需要4.3年。新加坡只要1年。德国15个月。通用汽车的浦那工厂更是花了四年才脱手。

当地劳工法规定:解雇工人除了遣散费还要支付一年工资。法院甚至要求公司在诉讼期间继续发半薪。这还不是最棘手的。

浦那工厂的工人每服务一年可获得110天工资的补偿。但工会要求终身福利。要么复工。要么保证新雇主接收所有员工。要么支付全薪到退休。

“劳工状况确实带来了不利影响。”通用汽车印度公司前员工关系主管加翁卡尔说。“很多公司都决定,我们不能也不想面对这种情况。”

政治阻力同样惊人。马哈拉施特拉邦劳工部长直接拒绝关厂申请。宣称通用汽车可以“消化亏损并东山再起”。地缘政治更让出售计划雪上加霜。

通用汽车曾将工厂卖给中国长城汽车。但印度政府拒绝批准。交易流产。时间白白浪费。

僵尸企业正在吞噬印度制造业活力

印度每年只有3%的工厂关闭。全球最低。越南是17%。中国近10%。美国为9%。

这意味着什么?约20%的印度制造企业已停止运营。它们占用资本却不生产。成为真正的“僵尸企业”。

经济学家说高关厂率才是健康经济的标志。效率低下的企业被淘汰。资源重新分配。印度恰恰相反。

退出壁垒成了隐形准入成本。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家查特吉指出:这直接阻碍了新企业进入。

福特的启示:政府态度决定退出难度

不是所有企业都遭遇通用汽车的命运。福特在印度关闭工厂时情况就不同。

在古吉拉特邦塔塔汽车接手工厂并接收所有员工。交易顺利。但在金奈福特也遇到工会诉讼。

关键差别在于政府态度。泰米尔纳德邦政府公开支持福特。批准关厂。允许运走设备。“不欢而散没有任何好处。”该邦工业秘书说。

这让福特得以保留印度业务。甚至计划重启工厂专攻出口。

全球企业正在用脚投票

印度净外国直接投资在2025年5月环比暴跌99%。全年数据从近100亿美元骤降至3.53亿美元。这不是偶然。

通用汽车的遭遇已成为底特律、首尔和东京董事会间的警示故事。企业家们终于明白:进入印度市场需要勇气。退出需要耐心和智慧。

印度有庞大的人口。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当退出成本高到无法计算时。再诱人的蛋糕也会让人望而却步。

开店容易关店难。这不只是商业观察。更是印度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解决它。印度制造业才能真正起飞。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