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我们平时用来打发时间、偶尔还会被家长吐槽“玩物丧志”的游戏,现在居然拿到了医疗器械注册证,还能用来治病了!
游戏公司做医疗器械?
最近,腾讯研发的“腾讯脑力锻炼”认知功能训练软件,正式通过了广东省药监局的二类审批。这可不是普通的手机游戏,而是一款需要医生开处方才能使用的“严肃游戏”。这意味着,腾讯这个游戏行业的“一哥”,正式步入了千亿级别的数字疗法赛道。
当游戏遇上医疗:为老年人定制的“脑力健身”。
说到轻度认知障碍,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数据显示,在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3877万人患有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率高达15.5%。相当于每十个老年人中,就有一个半人存在这个问题。
轻度认知障碍的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空间定向困难等。虽然不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但如果不及时干预,很可能逐渐发展成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甚至阿尔茨海默病。
“腾讯脑力锻炼”这款产品,就是专门为这个问题设计的。它由腾讯的SSV时光实验室、腾讯游戏社会价值探索中心和腾讯觅影联合研发,还得到了腾讯音乐的内容支持和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的技术指导。
更重要的是,去年这款产品已经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完成了临床探索性试验,证明了它的有效性。
游戏设计:在诗词厨艺中锻炼大脑。
这款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认知训练巧妙地融入了老年人熟悉的生活场景。整个产品分为诗词、收纳、厨艺、音乐四大板块。
比如说,在诗词板块,老人可以通过背诵和填写古诗词来锻炼记忆力;在收纳板块,需要按照要求整理物品,锻炼执行功能;在厨艺板块,要记住菜谱和操作步骤,训练复杂注意力;在音乐板块,则通过辨识音调和节奏来提升感知运动能力。
这些游戏板块分别对应了大脑的不同“能力区”,包括知觉运动、复杂的注意、学习与记忆、执行功能、语言、社会认知等。这种设计就像给大脑做全方位的健身训练,每个模块都能锻炼到不同的“脑力肌肉”。
最神奇的是,老人们在这些游戏中锻炼的能力,会悄悄地迁移到真实生活中。临床数据显示,试验组98%的受试者在坚持完成12周训练后,通过专业的认知评估量表测试显示,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
腾讯的医疗布局:从AI影像到数字疗法。
这已经不是腾讯第一次涉足医疗器械领域了。在此之前,腾讯已经获得了六张医疗器械注册证,覆盖肺炎、青光眼、结肠息肉等多个病种,成为首个拥有多病种、多模态医疗AI三类器械证的互联网科技企业。
不过,这次获批的“腾讯脑力锻炼”与之前的产品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前的五张医械注册证都是与AI影像相关的,而这次是首次涉足认知康复领域,并且首次引入了腾讯最擅长的游戏能力。
作为国内游戏行业的“一哥”,腾讯在2024年的营收超过6000亿元,是第二名网易的数倍。在全球手游领域,腾讯也保持着断层领先的地位。2024年全球营收排名前十的发行商中,腾讯以82亿美元的手游年收入强势领跑。
这也正是腾讯此次进军数字疗法在业界产生轰动的原因。毕竟,能把游戏的专业能力应用到医疗领域,这种跨界融合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数字疗法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北美和欧洲,数字疗法在认知康复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2022年,全球认知障碍数字疗法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1.2亿美元。
国内市场同样火热。数据显示,国内聚焦认知数字疗法市场的企业有40多家,截至2024年10月,共有47款“认知数字疗法”软件产品通过了国家药监局的审批。
今年1月,还诞生了“中国数字疗法第一股”——脑动极光成功登陆港股上市。该公司的六六脑认知障碍数字疗法,是国内首个获得正式批准的数字疗法产品。
不只是腾讯。
其实,布局医疗领域的不止腾讯一家。最近,另一家游戏龙头三七互娱也宣布完成对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2000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强脑科技是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智能仿生手、脑机智能安睡仪等产品已实现量产,并在康复医疗、认知增强等领域形成技术壁垒。
三七互娱表示,此次投资不仅是财务投资,更是其在脑机接口领域布局的关键举措。根据合作规划,双方将重点推进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深度应用,同时探索其在文娱、XR等领域的跨界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三七互娱在此之前已经通过自主研发的孤独症儿童辅助训练功能游戏《星星生活乐园》接入脑机接口AI头环,初步实现了文娱场景与医疗康复的跨界融合。
脑机接口:医疗科技的新前沿。
脑机接口技术目前主要有三条技术路线:侵入式、半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强脑科技深耕的非侵入式技术,通过“超级传感器”在皮肤表面采集脑电信号,无需创伤性操作,是当前阶段更契合规模商业化的路径。
在康复医疗领域,强脑科技在2020年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直觉控制智能仿生手,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帮助截肢患者恢复精细操作能力,产品价格仅为国际竞品的1/5-1/7。
在神经疾病干预领域,强脑科技推出的“开星果社交沟通训练系统”已在全国多家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落地,通过结合AI算法和脑电信号分析,显著提升了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效率和趣味性。
结语。
游戏公司跨界医疗,看似不可思议,实则反映了数字医疗发展的新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升级,传统的行业边界正在被打破,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对于腾讯、三七互娱这样的游戏公司来说,它们在游戏设计、用户体验、互动技术等方面的积累,恰恰是数字疗法产品最需要的能力。而对于医疗行业来说,这些跨界玩家的加入,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望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
在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这样的跨界融合。也许有一天,我们去医院看病,医生开的处方就是一款精心设计的游戏,或者是一个戴着很好玩的脑机接口设备。这样的未来,你期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