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山子高科股价下跌,散户却高喊‘最后机会’冲进去补仓时,你是否也曾疑惑:这到底是真机会,还是陷阱?本期播客撕开财务魔术的面纱——公司靠债务重组‘省’出10.28亿收益,让净利润翻倍,但扣非净利润却亏损4.38亿,主业仍在流血;现金仅2.1亿,短期借款高达10亿,负债率近90%。而寄托希望的哪吒接盘故事更是摇摇欲坠:哪吒负债260亿、现金仅剩1545万,山子高科只是70多家意向方之一。主力资金早已撤离,10月单日净流出2.24亿,散户却成接盘侠。投资不是赌博,而是认知的变现。学会看穿‘扣非净利润’,警惕故事型估值,别在信息不对称的赌局里当炮灰。
主持人:你最近有刷到山子高科的股吧吗?我那天随手一翻,好家伙,股价跌了还一堆人喊‘最后机会’,我第一反应就是——这到底是真机会,还是镰刀在磨刀霍霍?你当时看到这场景,第一感觉是啥? 嘉宾:说实话我第一反应是‘这帮人是不是疯了’?股价低开2%,收盘还跌1.75%,主力资金净流出近3000万,你跟我说这是‘最后机会’?这不就是典型的‘接飞刀’嘛。但你说奇怪不奇怪,真有人冲进去补仓,而且不是一两个,是成群结队的。你说,他们图啥? 主持人:对啊,我就是想不通。你想想,80%的套牢盘压在上面,这压力山大啊。但散户还敢冲,说明他们脑子里有故事——要么是信债务重组能救命,要么是赌哪吒汽车能接盘。可问题是,这些故事,靠谱吗?你先别急着回答,咱们先说清楚——咱们今天不是来给你推荐买还是卖的,咱是来扒一扒这背后的财务魔术和市场套路,对吧? 嘉宾:没错,你这个边界划得好。我们不是给你投资建议,而是帮你建立一个‘看穿财报’的雷达。比如说,你看到‘净利润翻倍’,第一反应是不是‘哇,公司赚钱了’?但其实,这里面可能藏着猫腻。你得知道,什么叫‘债务重组收益’,什么叫‘扣非净利润’,不然你很容易被表面数字骗了。你平时看财报,是不是也容易被‘净利润’这三个字带跑偏? 主持人:哎,说实话,我以前就是。看到‘盈利’俩字就开心,看到‘亏损’就心慌。后来才知道,这‘盈利’可能是‘省出来的’,不是‘赚出来的’。比如山子高科,它那个10.28亿的‘税后重组收益’,听着挺牛,对吧?但你仔细看,它其实是通过还3300万欧元,了结了2.58亿欧元的贷款,账面上‘省’了这么多钱,所以会计上记成‘收益’。这不就跟我们家还信用卡,银行突然说‘你欠的5万,现在只要还1万’,然后你高兴地说‘我赚了4万’一样吗? 嘉宾:哈哈,你这个比喻太贴切了!但问题就在这儿——你家银行不会这么干,但上市公司可以。这笔10.28亿的‘收益’,直接让归母净利润翻倍,达到4.37亿,听起来很牛,对吧?但你再看扣非净利润——亏损4.38亿。也就是说,主业还在流血,靠‘省’出来的钱撑场面。这就像你家开饭馆,生意赔钱,但房东突然说‘房租免了’,你高兴地说‘我盈利了’,可你家饭馆的菜还是没人吃啊。你懂我意思吧? 主持人:我懂,我懂。这不就是‘财报美容’嘛。但问题是,这‘美容’能撑多久?你再看它主业,营收下滑26.76%,毛利率从14.2%掉到11.5%,这说明啥?说明它卖东西越来越不赚钱了。更扎心的是,它账上只有2.1亿现金,但短期借款有10亿,资产负债率快90%了。这不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节奏吗?你要是它老板,你慌不慌? 嘉宾:我肯定慌啊!现金流随时可能断,这公司就像个漏斗,钱进来,立马漏出去。但散户还信它能‘翻身’,为啥?因为他们信‘哪吒接盘’这个故事。你听我说,哪吒汽车现在负债260亿,账上现金只剩1545万,这不就是‘快破产’的节奏吗?而山子高科,只是70多家意向投资人之一,连尽职调查都没做完。你说,这‘接盘’靠谱吗? 主持人:哎,你这么一说,我更觉得这事儿悬了。哪吒自己都快散架了——供应链断了,4S店停了,车主连车联网服务都没了,9月还发短信说‘服务停更’,这品牌信誉基本归零了。山子高科自己呢?2024年量产车G11,才卖了5513辆,这业务能撑起接盘哪吒的野心?这不就是‘弱弱联合’,互相拖下水吗?你要是散户,你敢赌这个‘大饼’? 嘉宾:我肯定不敢。但散户敢啊,为啥?因为他们看到‘故事’——债务重组、哪吒接盘、半导体概念,这些词听着就高大上。可现实呢?HBM封装技术还没量产,浙江禾芯的目标收入要等到2026年。这不就是‘画饼充饥’吗?更讽刺的是,公司回购计划只完成1.1%,董事长增持才0.1%的股本,这诚意,你信吗? 主持人:我信个鬼!这不就是‘雷声大雨点小’嘛。但你说最惨的是谁?是散户。主力资金早就跑了——10月21日单日净流出2.24亿,5天累计流出31.22亿,机构席位大幅抛售,游资高位接力后也撤了。到了28号,盘口就是‘主力卖,散户买’,特大单持续出货,中小单在低位接盘。你想想,80%的人成本比现在高,主力为啥要给他们‘抬轿子’?不就是等散户来接盘嘛! 嘉宾:对,这就是‘收割游戏’。你再看估值,市净率31.52倍,行业平均才2.93倍;市销率11.28倍,是行业5倍以上。这泡沫,吹得比气球还大。支撑它的全是‘故事’,不是‘业绩’。一旦故事讲不下去,泡沫一破,谁来买单?当然是最后冲进去的散户。你说,这‘最后机会’,是不是‘最后陷阱’? 主持人:我听你这么一分析,我真觉得这事儿挺扎心的。散户为啥还冲?因为他们信息不对称啊。债务重组怎么算的?哪吒重组到底成不成?主力资金在干啥?这些关键信息,散户哪能实时掌握?公司还老放‘利好’——跟阿里合作、请特斯拉前高管,这些不都是短期情绪催化剂吗?三季报一出,股价在3.85到4.15元震荡,主力借反弹出货,散户成了唯一接盘方。你说,这不就是‘信息不对称下的赌博’吗? 嘉宾:没错,这就是散户的困境。他们不是不聪明,是没渠道、没工具、没时间去深挖。而主力和机构,早就把数据、逻辑、风险都算清楚了。你想想,如果你是散户,你该怎么避免这种坑?是不是得先学会看‘扣非净利润’,而不是被‘归母净利润’忽悠?是不是得警惕‘故事型估值’,而不是盲目追高? 主持人:对,这就是我们今天想告诉你的——别被表面数字骗了,别被故事带节奏,别在信息不对称的赌局里当炮灰。山子高科这个案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市场里那些‘镰刀’的套路。你下次再看到‘最后机会’、‘重大利好’,先问问自己:这故事,有实质支撑吗?这数字,是‘省’出来的,还是‘赚’出来的?这估值,是泡沫,还是价值? 嘉宾:说得好。投资不是赌博,是认知的变现。你认知不到的地方,就是别人收割你的地方。所以,下次你看到类似山子高科这种‘狂欢’,别急着冲,先冷静下来,扒一扒背后的财务魔术、资金流向、估值泡沫。你要是真想参与,至少得知道你在赌什么,而不是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你同意吧? 主持人:我完全同意。所以,咱们今天聊的不是山子高科一家,而是整个市场里那些‘镰刀’的共性——用故事包装亏损,用重组掩盖主业,用泡沫吸引散户。你记住,真正的机会,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面和透明的信息基础上的,不是靠‘最后机会’喊出来的。好了,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