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秀6犯离场到单节三分爆发,中国新星杨瀚森的季前赛轨迹犹如过山车。 三场比赛,他暴露了短板,也撕掉了“适应期漫长”的标签。 开拓者主帅比卢普斯的信任和队友克林根的竞争压力,正在加速他的进化。
首秀的挣扎,犯规与节奏的当头一棒
10月9日对阵勇士的季前赛首秀,杨瀚森在21分钟内仅得4分4篮板,并以6次犯规离场。 面对勇士由霍福德、库里等球星主导的成熟体系,他显得措手不及。
裁判的严格吹罚让他迅速累积犯规,进攻端则因队友多为争取合同的边缘球员缺乏传球支持,只能在来回折返跑中消耗体能。
开拓者主帅比卢普斯赛后坦言:“这是一场艰难的比赛,对手大量的切入和跑动让新人难以应对。 ”
第二战的爆发,三分技能包解锁
仅仅两天后,杨瀚森在对阵国王的比赛中迎来转折。 比卢普斯调整战术,增加他在罚球线附近的持球策应机会,这让杨瀚森迅速找到节奏。
第三节他独得14分,包括连续命中两记三分球,全场贡献16分4篮板3盖帽。 比卢普斯毫不吝啬赞美:“我特别为他骄傲,训练中他就曾做出令人惊叹的动作。 ”这一战,杨瀚森证明了其高位策应和远投潜力如何融入NBA的进攻体系。
再战勇士,防守与篮板的进步
10月15日与勇士的二番战,杨瀚森虽手感不佳(11投4中),却抢下6个篮板并送出1记盖帽。 他首节替补登场后连续保护后场篮板,为球队奠定防守基础。
尽管末节连续投篮失准,但相比首秀,他对勇士快攻的应对明显提升,犯规数降至4次。 比赛中他命中一记三分球,展示出持续的外线威胁。
球队定位,替补席上的关键轮换
三场季前赛,比卢普斯每场给予杨瀚森约20分钟出场时间,定位明确:作为替补内线的核心轮换。 他与克林根形成良性竞争,后者在杨瀚森爆发后,于第三战砍下15分11篮板作为回应。
他与夏普、阿夫迪亚等主力搭档时,因球权分配更合理,其策应能力得到更大发挥空间。 这种内部竞争与组合实验,正帮助杨瀚森找准角色。
技术适配,优势与短板的碰撞
杨瀚森的高位策应和篮球智商是其立足资本。 对阵勇士时,他曾用一记不看人传球破解联防,助攻西索科得分。 移动速度偏慢仍是硬伤,尤其在防守端面对小个球员时吃力。 此外,末节体能下降导致效率降低的问题依然存在,这需要后续针对性训练。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