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意昂体育介绍
发布日期:2025-10-09 12:59 点击次数:51

别让业委会成了 “业伪会”!业主该咋守住自己的利益?

前阵子跟楼下王姐聊天,她一提起他们小区的业委会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初选的时候说得比唱得还好听,说要帮大家省物业费、管好用好公共收益,结果呢?小区广告位租出去多少钱不知道,维修基金用在哪了也没个准信,现在倒好,还跟物业公司穿一条裤子,我们提意见根本没人理!”

这事儿听得我也有点揪心 —— 业委会本来该是业主的 “代言人”,是帮我们盯着小区事儿、维护大家利益的,可现在怎么就有人把它变成了 “谋私的工具”?说到底,“莫让业委会变成业伪会”,不是一句空话,是真真切切关系到我们每个业主生活的大事。

一、为啥好好的业委会,会变成 “业伪会”?说多了都是泪

我琢磨着,业委会变味,不是突然的,都是有原因的。就像我之前听朋友说的那些事儿,一捋就能明白。

1. 利益摆在眼前,有人扛不住诱惑

小区里藏着不少 “钱路子”:电梯间的广告位、门口商铺的租金、地下车库的停车费,这些公共收益加起来不是小数目;还有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公共维修基金,要动这笔钱,业委会说话很有分量。

有些人心眼一歪,就想从中捞点好处。比如跟物业公司私下约定,“你们把广告承包给我熟人,我就帮你们通过续约”;或者申请维修基金的时候,虚增点费用,跟施工方分点 “好处费”。我邻居小区就出过这事儿,业委会主任把维修基金拿去修自己亲戚的公司负责的项目,最后账目对不上,业主们闹到街道才把事儿查清。

2. 啥都不公开,暗箱操作藏猫腻

最让业主窝火的,就是业委会 “捂盖子”。开会不通知,决策不公示,财务账目更是 “藏着掖着”。你问他公共收益花在哪了,他说 “反正没乱花”;你问他为啥换物业公司,他说 “大家都同意”—— 可 “大家” 是谁?没人知道。

我之前住的老小区,业委会跟物业公司签了新合同,业主们直到收物业费时才知道涨价了,问起合同内容,业委会支支吾吾拿不出来。后来才知道,合同里藏了 “好处条款”,物业公司给业委会成员免了物业费。这种不透明,就是 “业伪会” 滋生的温床。

3. 业主懒得管,给了别人 “钻空子” 的机会

说实话,现在大家都忙,上班、带娃、搞事业,谁有功夫天天盯着小区那点事儿?业委会选举的时候,要么嫌麻烦不投票,要么听别人说 “这个人不错” 就随便投一票;平时业委会发个通知,看都不看就划走。

我同事小区选业委会,投票率还不到 30%,最后当选的几个人,都是某栋楼里几个熟人凑起来的。后来这几个人跟物业公司勾结,把小区公共绿地改成了停车场收租,业主们发现时已经晚了 —— 想罢免?还得凑够业主人数,大家又嫌麻烦,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你不管,别人自然就敢 “替你管”。

4. 没能力还瞎折腾,好心办了坏事

还有些业委会成员,初衷是好的,想为大家办事,可没经验、没能力,最后越帮越忙。比如不懂物业管理的门道,跟物业公司签合同的时候没看清条款,结果小区卫生没人搞、安保没人管;或者想自己找施工队修电梯,结果找的是 “游击队”,修完没几天又坏了,钱白花了不说,还耽误事。

我老家小区的业委会就是这样,几个退休大爷大妈牵头,想把物业费降下来,就把原来的物业公司辞了,自己找了个便宜的团队。结果新团队根本没资质,保安是临时工,保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小区里丢东西、垃圾成堆,最后业主们集体抗议,业委会只能灰溜溜地辞职。

二、不想业委会变 “业伪会”,得从这三方面下功夫

要让业委会回归正道,不是靠某一个人,得业主、业委会自己、还有外面的监管一起发力,少了谁都不行。

1. 业主别当 “甩手掌柜”,自己的利益自己盯

首先得珍惜自己的 “投票权”。业委会选举的时候,别嫌麻烦,多问问候选人的想法:“你打算怎么管公共收益?”“怎么监督物业公司?”“遇到问题怎么跟业主沟通?” 了解清楚了再投票,别随便跟风。

平时也要多关注小区的事。业委会发的通知、微信群里的消息,多扫两眼;小区公告栏里的财务公示,仔细看看有没有问题。比如公共收益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有没有发票,这些都可以问。我现在住的小区,有业主专门建了个 “监督群”,业委会每次开会都有人去旁听,有问题当场提,这样就没人敢乱来了。

要是发现业委会有问题,别忍气吞声。可以联合其他业主,要求业委会公开账目;要是他们不配合,就找社区、街道反映,甚至可以通过业主大会罢免不称职的成员。记住,小区是大家的,你不发声,别人也不会替你说话。

2. 业委会成员得守住初心,别忘自己是 “业主的人”

业委会不是 “官”,是为大家服务的。当选了就别想着捞好处,得明白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 跟物业公司勾肩搭背,跟施工方私下交易,最后早晚得栽跟头。

凡事要公开透明。开会要提前通知业主,决策要让大家知道,财务账目要一笔一笔列清楚,贴在公告栏里,发在业主群里,接受大家的监督。我朋友小区的业委会就做得不错,每个月都发 “财务月报”,广告收入多少、维修花了多少、还剩多少,一目了然,业主们心里也踏实。

重大的事别自己说了算。比如换物业公司、用大额维修基金、改小区规划,这些都得业主大会投票决定,不能几个委员私下拍板。之前有个小区的业委会,没跟业主商量就把公共健身区改成了商铺,结果业主们集体反对,最后不仅项目停了,业委会也被罢免了,得不偿失。

要是没能力,就多学多问。不懂物业管理,就找专业的人咨询;不懂法律,就请律师帮忙看合同。别逞能瞎折腾,不然好心办坏事,最后还落埋怨。

3. 外面的监管得跟上,别让制度成了 “空架子”

社区和街道不能光 “挂名”,得真管。业委会成立的时候,帮忙把关候选人资质;平时多去小区看看,了解业委会的运作情况;业主有投诉,及时介入调解。我之前听人说,有个小区的业委会想挪用维修基金,街道发现后及时制止,还帮业主重新选了业委会,这才没出大事。

相关的规定也得再细化。比如业委会的权责到底是什么?违规了该怎么罚?现在有些地方对业委会的监管还比较模糊,有些人就是钻了这个空子。要是能明确 “挪用公共收益要坐牢”“不公开账目要罢免”,看谁还敢胡来。

也可以找第三方帮忙监督。比如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小区的财务,让专业的机构查账,比业主自己盯着更靠谱。有些小区就是这么做的,每年审计一次,账目清清楚楚,业主们也放心。

三、说到底,业委会是为业主服务的,不是谋私的工具

其实我们老百姓对业委会的要求不高:能帮我们盯着物业公司,别让他们乱收费;能把小区的公共收益管好,别被人私吞;遇到问题能站出来,替我们说话。

业委会是基层民主的小事,却是我们生活的大事。别让 “业委会” 变成 “业伪会”,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上心 —— 业主别偷懒,业委会别贪心,监管别缺位。只有这样,我们住的小区才能更舒心,我们的利益才能真正有保障。

就像我现在住的小区,业委会每次做决策都跟业主商量,公共收益用来给老人装电梯、给孩子建游乐区,大家都满意。你看,只要真心为业主办事,业委会就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这才是它该有的样子。

#业委会#物业#业主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