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这片天,从来就不是给画画用的,而是用来上演一幕幕生死大戏的。最近,棋盘上又落了一颗新子,一颗来自中国的棋子,一下子把整盘棋都搅动了。这颗子,就是传说中伊朗要买的歼-10CE战斗机。
消息一出,各方神态简直可以入画了。德黑兰那边,是一副豁出去的决绝。特拉维夫的雷达屏幕前,是彻夜不眠的警惕。
利雅得的宫殿里,弥漫着一股子被大哥抛弃后的焦虑。至于北京,脸上挂着高深莫测的微笑,手里却在飞快地拨着算盘。
所有人都盯着飞机,讨论着这“猛龙”能不能斗过那“闪电”。但说实话,这事儿要是只看飞机性能,那格局就太小了。这笔买卖,远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那么痛快,背后藏着一堆更要命的麻烦。
想看懂伊朗为什么非要敲开中国的大门,你得先看看他家塌了哪几根房梁。这背后,是三根撑了几十年的顶梁柱,一根接一根,轰隆一声,全塌了。这才把伊朗逼到了今天这个份儿上。
第一根塌掉的,是伊朗空军那块最后的遮羞布。这么多年,德黑兰的天空,靠的还是几十年前巴列维国王留下来的那几架美国F-14“雄猫”。
老归老,好歹是块门面。可就在不久前,以色列的F-35像逛自家后院一样,溜达到伊朗机场,把停机坪上的飞机挨个点名,炸成了一堆废铁。
这简直就是当着全世界的面,被人狠狠抽了几个大嘴巴。更丢人的是,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俄国S-300防空系统,在F-35面前,连个响都没听见,跟聋子没什么两样。
这一炸,炸掉的不是几架破飞机,是伊朗整个国防体系的自信心,是那块缝缝补补用了几十年的遮羞布,被人家当众撕了个稀巴烂。
第二根塌掉的柱子,是莫斯科的“兄弟情”。原本伊朗苦等多年,就盼着俄罗斯承诺的那50架苏-35能早点到货。
结果,俄乌战场成了一个无底洞,俄罗斯自己的家底都快打光了,连送去大修的友军装备都敢拆了零件往前线送。
伊朗那点订单,自然就成了一张永远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这一下,伊朗人算是彻底看明白了,什么战略伙伴,什么牢不可破的友谊,在国家利益面前,都是虚的。把自己的脑袋,拴在别人的裤腰带上,早晚得摔个大跟头。
第三根塌掉的,是对整个西方世界最后的那点念想。伊朗环顾四周,邻居沙特、阿联酋,家里F-15、F-16多得能组建好几个飞行表演队,全是顶配的美式装备。而自己呢?连买个零件都得走黑市,像个被全世界孤立的弃儿。这条路,从根上就被人堵死了。
正是这三根柱子一倒,伊朗才被逼得无路可走,只能把头转向东方。他们心里清楚,这世上,既有能力、又敢卖给他们像样家伙的,恐怕也只剩下中国了。
可这盘大棋,最怕的就是算错一笔小账,伊朗这次想要的,可不光是几十架能上天的飞机。他们真正看上的,是中国人玩了几十年的精髓——“系统作战”。这笔买卖的核心,是一个“猎杀组合”,一套拳法,而不是一件兵器。
天上有空警-500预警机,这是“千里眼”,把几百公里内谁在动、谁想动,看得一清二楚。空中有歼-10CE,挂着射程超远的“霹雳-15E”。
这是“长矛”,能在你看见我之前,就先把导弹喂到你嘴里。地面上,再给你配上红旗-9BE远程防空系统,这是“铁盾”,从低到高织一张网,谁来都得掂量掂量。
“眼睛”加“长矛”再加“盾牌”,这个组合一旦建成,伊朗就不再是那个只能撅着屁股挨打的靶子了。他有了还手之力,甚至有了在家门口划出“禁区”的本事。这才是让以色列和美国真正睡不着觉的地方。可这笔钱,真就那么好赚吗?
最近岛内有位专家说了句“实在话”,劝北京做这生意最好“现金交易,概不赊账”。这话听着糙,跟外行看热闹似的,却一不小心,把这买卖底下埋着的最大一颗雷给点着了。
国际军售,尤其还是跟伊朗这种兜里没几个活钱、仇家还满世界都是的主儿做生意,风险大得吓人,头一个雷,就埋在伊朗的钱袋子里。
买飞机可不是买白菜,几十亿美元的合同,钱从哪来?全世界都知道伊朗脚底下全是石油,富得流油。可问题是,挖油卖油的命脉,大部分攥在革命卫队手里。而负责买飞机的,是伊朗国防部。
国防部开的支票,革命卫队认不认账?这钱能不能从革命卫队的账上顺利划出来?这背后就不是个简单的财务问题,而是伊朗内部两大军事山头之间的权力掰手腕。这笔钱能不能付痛快,得看他们自己人斗争的结果。
第二个雷,是德黑兰那帮政客。伊朗政坛,从来就不是一言堂。强硬派和温和派,为了国家往哪走,天天吵得不可开交。这么大一笔军购案,足以改变地区力量平衡,必然会成为他们政治斗争的中心。
今天谈好的协议,明天换了个人上台,会不会就不认账了?那些心向西方的势力,会不会在里头下绊子、使黑手,把这事儿搅黄了?
只要你敢接受分期付款,就等于把自己的尾款,押在了他们那变幻莫测的内斗牌桌上。一旦中途有变,这烂摊子可就难收拾了。
最后一个雷,来自外部。美国和以色列会眼睁睁看着伊朗鸟枪换炮吗?绝不可能。军事上直接动手也许有顾忌,但经济上把你往死里整,可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新一轮的制裁,更严厉的金融封锁,就像一把大锁,随时能锁死伊朗的财政。这种外部压力,会直接影响伊朗的支付能力,甚至支付意愿。等于给这笔交易,又上了一道随时可能收紧的绞索。
就算伊朗真的排除了万难,把钱付清了,把崭新的飞机和导弹都拉回了家,挑战也才刚刚开始。对伊朗军队来说,如何把自己这套老掉牙的“软件”,去跑人家这套顶级的“硬件”,才是更大的考验。
伊朗军队内部,革命卫队、空军、海军,山头林立,各管一摊,互相之间连数据都不能共享,就是一个个“信息孤岛”。
各路神仙各念各的经,指挥系统都不统一。你想让天上的歼-10、空警-500,和地上的红旗-9、雷达站,像一个人的手脚大脑一样协同作战?那得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
这不光是换几条数据线,而是要重塑整个指挥思想和组织架构。这比买飞机可难多了,还有,飞行员怎么练?地勤怎么修?新的战术怎么磨合?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巴基斯坦空军能把歼-10CE玩得炉火纯青,那是靠着长年累月跟我们搞“雄鹰”联合演习,手把手喂出来的。伊朗要想达到这个水平,也得放下中东老大的架子,老老实实当几年学生才行。
如果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解决不了,给你一把屠龙刀,你连个刀法口诀都不会,是上去砍人还是被刀给坠个跟头,还真不好说。到时候,再先进的飞机,也可能只是机库里昂贵的摆设,或者战场上一个更容易被锁定的活靶子。
所以,这场围绕着歼-10CE的交易,说到底,已经不是一笔简单的军火买卖了。它更像一面镜子,把所有人都照得清清楚楚:伊朗被逼到墙角后的绝地求生,以色列对失去天空霸权的刻骨恐惧,沙特对美国大哥失望后的左右摇摆,还有中国在中东这个大棋盘上,落子时越来越沉稳自信的背影。
这盘棋最终的结局,不在于歼-10能不能单挑F-35,而在于它撬动的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沙漠上空的风,确实是变了方向。只是这风里,除了浓浓的火药味,还夹杂着算盘珠子清脆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