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买了北方稀土的朋友,估计有点吃瓜心态,不知道是该叫好还是该哀叹。这只曾经的稀土龙头股,从近四年高点跌到50块左右,资金一阵风似地跑了36亿,不少人盯着那起起伏伏的K线图,心里直琢磨补仓?卖了?还是过段时间再说?到底怎么选,关键看三个决定因素,搞明白了,你也能胸有成竹不靠感觉做决定。
第一个关键,是成本能不能顺利转嫁。不少人看到北方稀土前三季度净利润飙升了280%,感觉公司的业绩简直亮瞎眼,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价格又涨了37%,怎的股价还跌了?问题就在这里涨价虽然看着眼馋,但你的成本能不能让下游客户乖乖接盘才是关键。北方稀土的精矿主要靠包钢股份,价格跟着稀土氧化物走,可惜这回双方的差价不如想象中大。同时,稀土涨价,下游客户都遭殃,比如每辆车因为稀土价格上涨多了2500块成本。要是汽车厂商觉得吃不消,那就压价或者砍单,这对于北方稀土来说就是两头受夹击。当一边是涨价,一边是利润却显不出来的时候,谁都会心里打鼓。这么一来,原本高估值的股价就有些站不稳了,资金反应过敏也就能理解了嘛。
第二个关键,是稀土市场的供需情况。光盯着这些短期的涨跌多累,长期的支撑才是一个公司价值的基石。而北方稀土的底气就在于供需紧平衡正在加剧。先说供应吧,本来就“僧多粥少”,2025年国内稀土开采配额只爬了5.9%,这是过去十年来最低的增幅,再加上出口管制政策全面升级,把稀土的稀缺价值死死地握在手里,想跑出去也是难上加难。这些政策可谓帮了行业大忙,让资源的稀缺性进一步转化为竞争力。而需求端呢?新能源车、共享单车、甚至是人形机器人,都在嗷嗷待哺等着稀土呢。每辆车现在用的稀土翻了两三倍,机器人更夸张,增长速度堪称离谱,已成全球焦点轮流炒的热门题材。听着是不是挺稳?那你说这样的供需模式能出现啥历史性反转?
第三个关键,也是现在稀土行业能上新台阶的要点——产业链整合水平。可以说,过去的稀土行业太单薄,就盯着卖资源赚钱,可稀土真不只是要占点地方的“稀”东西。现在,北方稀土已经规划从原矿到终端物料的一条龙链条,布局钕铁硼磁材和永磁电机,这不仅能挖掘全链条利润,还能找出经济波动时的后路。甚至连国家也看出了这一招的独到之处,从法律到政策都在帮扶,关键技术瓶颈一突破,未来的估值逻辑就是大不同了。
因此,炒股有招数短期看利润是否能跟上,长期盯供需和整合效率。眼下北方稀土股价震荡,本质是市场在等下游信号。想赚短期钱,需要收集更多利润分化的情报,看成本到底能否转移给下游;长期投资呢,就死死抱住供给政策的管控和需求端的增长,不为一时的资金情绪所扰。除非外部大环境翻天覆地,否则它的长期价值不会被刚刚减去的36亿资金轻易动摇。
兜兜转转一大圈,说到底,投资哪是靠猜的,靠的是看清本质。稀土从“工业维生素”变成新能源的“战略原料”,更紧的是它承载未来的供需逻辑。这究竟是一场短期惊慌中的惊魂呢,还是一个长期赛道上的必然崛起?咱们的思路,需要跟这新能源时代一块“升级”。你说,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