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白宫举行的那场美乌会谈,气氛冷得快能冻住似的。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带着详细准备好的战场地图赶到现场,打算靠前线的局势争取到心心念念的“战斧”导弹,却没想到被特朗普一句话狠狠泼了冷水。
不仅直截了当地说“近期别想”,连地图都懒得瞧,整场下来脸上的表情都是凉凉的,失望的情绪都快透出眉眼了。
这可不是一般的冷漠那回事。
你得知道,美国可算是乌克兰的“金主爸爸”了,光援助金额就到1020亿美元,伙伴们也都跟着出钱,凑了1580亿。
以前即便有点小矛盾,表面上还是做足了样子,这回特朗普直接把不满挂在脸上,所有人都能看得出来:美乌这对“好友”快要顶不住了。
“战斧”导弹有多香?能打遍俄境内千个目标
泽连斯基为什么这么执着于盯着“战斧”不放呢?你也知道,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的武器,背后可暗藏大玄机。
这玩意儿可是美军用了三十多年的人气“老搭档”,它的射程能达到2500公里,比乌军手里的“风暴阴影”导弹远出一倍还多呢。
最要紧的是它的准头,当年在海湾战争第一次露面,就搞出了80%的命中率。这三十多年来,在阿富汗、利比亚这些战场上,总共发射超过2300枚,也从未出过差错。
根据美国智库的算法,假如乌克兰军获得这款导弹,1600公里的标准版可以打击俄国境内大约1655个军事目标,比如恩格斯-2空军基地这样的重要战略地点;而2500公里的增程版更厉害,能覆盖到大约1945个目标,甚至连莫斯科的指挥中心都在其打击范围内。
相比之下,乌克兰军的装备主要靠国产无人机进行偷袭,携带的炸药也就几十公斤,效果跟那些高端导弹简直不能同日而语呀,差远啦。
对于正在应对俄军春夏攻势的乌克兰来说,“战斧”就像是救命稻草似的,简直太关键了。
从5月开始,俄军就不断向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方向狂攻,每天发射多达273架无人机袭击后勤基地,导致乌军被迫从红利曼撤退,前线局势已经快到扛不住的地步了。
要是装备上“战斧”,就能把俄军的后方军火库给搞垮,减轻前线的负担,这也是泽连斯基一再请求购买的主要原因所在。
1020亿砸下去,美国为啥突然不想扛了
特朗普的拒绝,实在就是“心思都在花钱,精力都跟不上”。
拜登当政期间,光军事援助就发出了六百多亿美元,财政支持也有两百六十亿左右,去年十二月还赶在特朗普上任前,把五十九亿援助加快送出,生怕被抢走。
尽管这笔钱投入不少,可战场上的成效似乎没能达到大家预想的那样。
这会儿俄军兵力占了便宜,主攻线上的人数比乌军多出一半,乌军的后备力量快用完了。
特朗普本来就觉得这场战斗“没啥大意义”,又花了不少钱,还影响了他在中东和亚太的战略布局,他干脆直说“最重要的事是停火,对于领土的归属没啥兴趣”。
实际上,美国国会之前批准的610亿援助乌克兰的钱快用完了,特朗普也懒得再出钱来补缺,那可真是叫人头疼。
俄罗斯早就看穿了美国的心思,通过美方特使递交了一个停火方案:让乌克兰撤出顿巴斯地区,同时承认俄方对克里米亚和扎波罗热部分地区的控制权。
这个方案正好打中了特朗普的要害,但同时也触碰到了泽连斯基的底线。
泽连斯基的硬骨头:领土妥协等于砸饭碗
对泽连斯基而言,领土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讨论的余地。
4月他刚刚明确表示,划了一条“红线”,强调被占领的土地是乌克兰的“命根子”,任何和平商议都不能触碰领土的主权,还放话说“军队的规模绝对不能缩减”。
就算英国媒体传他态度变得温和了,乌克兰外长马上澄清:“绝不让步”,而议会主席也直言不讳地说:“领土是不能谈价的。”
这可不是泽连斯基在摆架子,实在是没有退路。
乌克兰宪法里明明写着领土完整不能拆散,要是把顿巴斯、克里米亚这块儿割让出去,老百姓第一个不答应,他这政权的正当性都可能受到质疑。
5月和特朗普通了话之后,泽连斯基特意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强调:“我们可以谈,但撤军和领土问题不在讨论范围内。”这话一方面是对美国说的,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国内的民众表达。
战场风向变了?乌军的日子要更难了
美国把“战斧”武器的援助给断了, 对乌克兰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乌军现在还在靠之前美国提供的“海马斯”火箭炮坚持着,可是炮弹用得越来越少,预备役也补不上,面对俄军那一轮又一轮的猛攻,只能是被迫不断后退。
更糟的是,特朗普不仅不打算提供新的武器,甚至还可能削减已有的援助。
俄罗斯那边反倒挺安稳,佩斯科夫还说“就算给战斧也改变不了战局”,还扔出一句“有S-400防空系统能拦截”。
其实俄方心里清楚得很,只要美国不放手,乌克兰根本翻不了身。
德国的高层官员都明白得很,俄军准备打一整个夏天,除非前线陷入僵持,要不然绝不会去谈判。
最难堪的还数泽连斯基。
一方面是美国逼着说“用领土换停火”,另一方面国内又想“要把所有失地收回来”,这两头都不好得罪。
特朗普已经提名了俄乌特使,明显想赶紧促成停火,看来在这场角力中,乌克兰的未来似乎越来越不由自己掌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