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11-20 13:53 点击次数:108

环法只能是自行车赛,环中国,需要换成摩托车赛!

阿秋是潮汕来的小伙子,他出发那天,头发亮的能照镜子,还穿着一身新运动服,特别自信地说要骑车环游中国。 六年过去,他现在完全变了样,以前的精神小伙不见了,现在就像在野外求生一样。

头发乱糟糟的,皮肤晒得黝黑,车链子都断了三次,膝盖也快不行了。这根本不是简单的骑车,简直像唐僧取经一样艰难! 就算这样,他骑过的路程还没完成中国地图的四分之一呢。

看到阿秋的故事,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啥法国人能搞出火遍全球的环法自行车赛,咱们中国这么大,地形这么丰富,却搞不起来一个能与之媲美的“环中国赛”?

环法自行车赛全程3320公里,分为21个赛段,23天就能完成比赛。 有人计算过,环中国自行车赛总里程数约为3万公里,专业运动员可能得蹬150天至230天,普通人得蹬一两年。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选手可能得在比赛途中过年,大年夜在赛道上煮饺子吃。

地理环境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法国的地形很平坦,而中国山脉高耸,河流奔腾,地形复杂。 有网友调侃道,中国一圈是海拔最悬殊、气候最多变、路况最复杂的赛道。

在川藏线这种路段,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稍不留神就可能连人带车翻下去,沿途还有藏马熊。 西南地区还可能碰上暴雨引发的塌方、泥石流,西北的戈壁滩白天晒脱皮,晚上冻哆嗦。

2017年环青海湖赛就出现过选手集体高原反应的状况,有人边骑边吸氧,完赛全靠意志力。 职业选手平均时速能达到40公里以上,下坡时时速甚至飙到100公里以上,这速度要是摔车,基本等于“肉包铁”撞地面。

环法历史上,比利时选手沃特·范阿尔特在一个下坡路段摔车,直接撞上路边的石头,虽然捡回条命,但脊椎严重受伤。

赛事组织方面的挑战同样巨大。 2015年环中国自行车赛,从西安一路骑到天津,光协调五省一直辖市就差点把组委会跑断腿。 这么长的比赛,吃喝拉撒、车辆维修、人员工资,哪样都得花不少钱。

国内企业宁可砸钱请大牌明星代言电动车、保健品啥的,也不愿赞助个自行车队,害怕扔出去的钱连个水花声都听不着。

那么,如果把环中国赛从自行车换成摩托车呢? 广州汽摩协会曾策划环中国大陆四极汽车集结赛,线路沿着中国大陆边境线和海岸线,途经徐闻、乌恰、漠河、抚远四个极点,行程22000多公里。 一位加拿大旅行者完成了18651公里、65天的中国摩托车冒险之旅,他认为中国是摩托车旅行的天堂,特别是西部地区,污染少,交通堵塞也不是大问题。

目前中国已经有一些区域性赛事成功案例。 环青海湖赛从牧民看热闹发展到22支国际车队参赛,海拔4120米的大冬树山垭口成了国内最高海拔赛道。 2025年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山西运城站比赛吸引了80台房车、新能源车和200余名车手参与。

有网友提出了一种折中方案:直接给选手们装备升级,骑太子摩托去,食物自带,不规定到达时间,前10名才有奖金,其余名次报销路上所有开销。 也有人提议搞新能源车环华拉力赛,“让电动车在青藏高原上测续航,比实验室数据刺激多了! ”

自行车赛的危险性不容小觑。 几乎每年都有选手因高温、脱水或心脏问题被送医。 2003年,哈萨克斯坦选手安德烈在巴黎至尼斯赛期间突发心脏问题去世。 2019年,比利时选手迈克尔戈拉茨在一场比赛中也突发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医生分析,长期高强度训练导致他的心肌病变。

除了身体风险,自行车赛还得应对“人为麻烦”。 环法历史上,观众往赛道扔钉子、故意推搡选手的恶性事件确实发生过。 2012年环法第14赛段,有人撒图钉导致多名选手爆胎;2021年环法第一赛段,一位观众举标语牌挡路导致大规模摔车。 要是换到中国,可能还得防着电动车突然窜入赛道,或者好奇的路人靠太近拍照。

现有的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每年9月举办,比赛时间17天,每年承办城市各有不同。 2019年途经河北、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五省的八个城市,完成了超过1100公里的竞赛行程。 这与真正意义上的“环中国”相去甚远。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