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8-29 20:44 点击次数:103

央视一曝光,仙游就“连夜查人”:假货卖了多久才看到?

【0.8元一张的“鉴定证书”,把20块的血檀卖成数百元的紫檀,仙游县这波太敢了】

央视一曝光,福建仙游就连夜成立调查组,把造假商家控制了——这效率,看起来像是“早就知道,只差曝光”。

可你细品,这种把造假玩成“流水线”的局面,真是临时应变能收得住的吗?

这不是几串假手串的事,这是把整片红木市场的诚信锯断了。

先说造假有多离谱:

血檀:一吨1万元,根本不属国标红木;

小叶紫檀:一吨40万,红木中的顶流。

可在仙游,有人用血檀假冒小叶紫檀,还能附带“鉴定证书”,一张只要0.8元,批量生产、随取随用,甚至连证书编号都是假的,还能扫码查到“官方数据”。

真是骗得人头皮发麻,做得比真货还“专业”。

央视调查一出来,仙游县政府连夜查封门店、控制当事人,一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姿态,听起来义正词严。可问题是——这事真是现在才知道的?

真不信。

你以为央视记者能在几天里摸到假证书窝点、采访好几位商家,地方监管部门就一直不知道?一个县的市场监管、公安、工艺美术中心都干啥去了?

说白了,不是没人知道,是没人敢查、没人愿动。

因为造假产业链,早就成了**“半公开的秘密”:**

某些商家靠它“提利润”;

某些“权威鉴定机构”靠它卖证书;

某些平台直播间靠它割韭菜;

某些监管者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换平安无事。

然后,一切都在默契中运转,直到央视来了一脚,把锅揭开了。

别跟我讲大道理,说什么“感谢监督”“举一反三”——这种话,我们在疫苗、学区房、退烧药、烂尾楼……听过太多。

问题不是曝光后谁跑得快,而是曝光前你有没有在干事。

血檀充紫檀,不是小事。这不仅是在骗消费者的钱,还在毁一个地区的产业信誉。

仙游是全国有名的红木市场,早些年靠红木发家的商家不在少数,很多人奔着“仙作”品牌去买,结果你告诉他:

“品牌”是贴出来的,证书是批出来的,货是混出来的。

那你说,以后谁还敢信你仙游的红木?

——你卖的是工艺品,不是骗子手艺。

这事最讽刺的地方,是那些商家居然还理直气壮:“我们只卖证书,货是不是假的不关我事”。

0.8元一张的“权威证书”,一边撑起直播间里的“保真承诺”,一边堵死了消费者的维权希望。

你退货?证书扫码能查!你举报?商家出示“鉴定机构证明”!

“假货+假证+假数据”,成了一整套闭环。

问题是,谁让这套系统运行了这么久?谁没拆穿?谁没管?

消费者被骗,钱没了事小,信任没了才是真的伤筋动骨。

而如今的补救措施,只是“查封”“控制”“立案调查”——可这些商家已经赚得盆满钵满,赔点钱拍拍屁股走人,他们下次换个品牌接着来。

所以说,这事不能就这么“收场”。

我们该追问的是:

假货流通了多久?涉案金额有多少?

这些证书是怎么进入平台的?平台有没有责任?

所谓的“鉴定机构”,资质是谁批的?监管是否失职?

受害者能否真正得到赔偿?有没有集体诉讼机制?

说白了,光控制几个商家不够,要动的是整条灰色产业链,动的是地方监管的软肋。

否则,下一个“仙游式骗局”,只会换个城市、换个品类,卷土重来。

你觉得,这种造假行为该怎么治才治得住?是重罚造假者,还是从源头监管鉴定机构?评论区聊聊。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