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纠结新老劲——纯电车和油车谁才有前途,这么多年,没完没了,越聊越热闹。其实年初还有人撺掇群里开投票会,刚扔出来问题,老杨发了句:“啥都别争,早晚都一地鸡毛。”不是没道理,这十年八年汽车圈的神转折,有时候连修车大勇都摸不清门道。
你问我熟的,买油车的老李,死活觉得油车才是杠杠的资产保值,哪怕自家那辆13年丰田汉兰达早就快跑散架。他总说一句:“油车一加油就保值,电池可等不来那天。”不过,群里开特斯拉的阿敏,甩手一笑,她直捣黄龙:“你那点保值,放二手车市场里,跟白菜没两样!我看你可别卖了,油费都快赶上我的电费咯!”两口水泼来泼去,旁边人都乐,反正没人能说服谁。
其实最近这几年,身边卖豪车的老钟也都蔫了。他前阵子还说,宝马X5都跌到25万起,原来得30几万,哪敢想?销售部小妹私下闲聊:“我们今年做活动,奔驰E都卖和雅阁一个价。”那些年拼命拔档次的车标,现在都快沦落成优惠券边角料。反正一车主说得对:“豪车也跌,不稀罕,啥溢价都保不了了。”
倒是混动车、增程、新能源这一波年轻人喜欢得很。前天楼下遛狗,被新搬来的小吴请到车里蹭空调。他那台新买的问界M5,光天窗天幕,看着比我13年老锐志新鲜多了。一边充电吃冰棍,小吴头也不抬:“我爸原来死忠雅阁,现在都惦记新能源,开着真香,我妈夏天踩空调都不心疼。”这些年油车不是没人要,是真养不起,而新能源,补能桩小区都装了,还能刷脸开门,特新鲜。
嘀咕归嘀咕,新能源的“最后一公里”这些年变了。隔壁超市老板娘抱怨,原来进货用油车跑不远,去年换个比亚迪DMI油电混合,差点半年省下四千块油钱。还吐槽原来担心电池怕自燃,这两年听说新出来的刀片电池硬是给撞了都不爆。搞不好以后夜里修路的,也都改奇瑞新能源拉货用了。
老同学回村聚会时,有人说纯电还是容易坑,冬天掉电快。另一个立马反呛,热泵空调出来,不比北风嗖嗖。倒是村东头二手车贩子笑,说最近五年,二手油车挂牌才不到一周就砍三次价,电车反倒能挂两礼拜还原价,不知道下半年会不会全折腾成电的。
还有一桩,丰田这事儿,厂里师傅总抱怨:“丰田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北美还死磕混动,中国这块看看它合资的纯电多快。”年初有位做外贸的哥们,从上海发微信说丰田在欧洲卖的车,混动比油车还吃香。还现场拆了个灯泡笑说,混动车的电机和控制板才是真香。确实,新能源也不是靠嘴皮子,后备厢啥线束都特整齐,不像有些合资汽油老本一砸门全是空腔。
有冷门料,听说有厂在广西做试点,专门给农村和山区搞便携式可拆卸电池的微电车。轮胎倒是不耐造,两个月补一次——纯属瞎新鲜,但老家那边是真的买不起油,也等不起快递。
修车小周闲聊说还有个误区,“老有人问二手电车还能不能开,心疼电池寿命,其实主控板换新都能接着用。”当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以前油车靠发动机命长保值,现在追政策补贴和补能便利,油车二手残值掉得厉害,置换还得补贴。
要真论未来,车厂老板可比咱精明多了。最典型的就是德国那拨。大众在上海投的纯电系列,和在欧洲北美的布局完全两面——彼此蹭技术,也各自保底,跟玩算盘似的。底下销售们多年悄悄说“哪天没准会全断油”,门面工程得撑着。
人家新锐电车厂早适应了,还有的做起了座舱香氛、车载投影、座椅按摩加足底加热。前几天群里半夜讨论,大伙还嫌老油车没有“远程空调启动”,冬天上车要命。
真要提那些谁更值钱?倒觉得五年之后,谁能保证那二手油车不成废铁。地库角落养着台09年皇冠的邻居老孙直说,没电梯的人家用它拉家伙最爽。可他平时开得少,还老盼哪天能换瓶油送。眼下好像,身边油车越来越不像当年受捧,电车的车友群倒新老更替,岳父家那辆白色腾势D9新车进院时,老邻居还摸着标,问能不能蹭充一回。
要说车圈里真干过的老修理工,拍着大腿笑:上面咋折腾咱管不着,能开的都值钱。剩下那些话,估计也没人愿意再多掰扯。柜里攒的检测仪,贴得最多的标签是“临时借调维修”——总归以后用不上油车了,留着也就当留个念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