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发布日期:2025-08-30 04:26 点击次数:171

SOLIDWORKS Simulation 2025新功能解读:仿真分析5大突破

在工程设计中,仿真分析是验证设计可靠性、降低物理样机成本的核心环节。SOLIDWORKS Simulation 2025作为达索系统旗下的专业仿真工具,针对设计师在装配体分析、连接定义、接触识别等场景的痛点,推出5大创新功能,大幅提升仿真效率与结果精度,助力设计师快速攻克复杂工程问题,加速产品研发进程。

一、装配体分析“闪电”提速:灵活筛选零件,缩短仿真周期

以往进行装配体仿真时,由于零件数量多、网格划分复杂,设计师常需花费大量时间筛选参与分析的零件,且易因误选导致计算冗余。SOLIDWORKS Simulation 2025新增“排除/包括”批量命令,解决这一痛点。

设计师可通过框选、列表选择等方式,快速排除无需参与分析的非关键零件(如装饰件、标准件),仅保留核心结构件进行计算——例如,在汽车底盘仿真中,可排除座椅、内饰等非承载零件,专注分析车架、悬架等关键部件。这一功能不仅简化了模型准备流程,还能减少30%~50%的计算量,使装配体仿真速度平均提升40%,让设计师在短时间内验证更多设计方案。

二、弹簧连接“灵动”定义:多维度刚度设置,还原真实弹性行为

弹簧作为机械设计中的常用部件,其弹性行为的精准模拟直接影响仿真结果可靠性。SOLIDWORKS Simulation 2025新增**“常规弹簧接头”功能**,相比旧版本“弹簧”接头,实现了刚度定义的全维度升级。

设计师只需选择弹簧的两个接触面与自定义坐标系,即可灵活设置纵向刚度、各向异性横向刚度、扭转刚度及折弯刚度——例如,在减震器仿真中,可根据实际工况定义弹簧在上下伸缩(纵向)、左右偏移(横向)时的不同刚度,更真实地模拟弹簧在复杂受力下的变形状态。这种“精细化定义”能力,让仿真结果与物理实际的偏差缩小至5%以内,避免因简化模型导致的设计误判。

三、接触识别“准确”升级:攻克间隙接触面难题,提升仿真精度

在“节点到曲面”接合公式的应用中,旧版本常因无法正确识别有间隙的接触面组,导致接触设置遗漏或错误,影响仿真结果。SOLIDWORKS Simulation 2025对接触识别算法进行深度优化,解决这一行业痛点。

新版本在选择“节点到曲面”接合公式后,会自动扫描模型中的间隙范围(即使间隙仅0.01mm),精准识别需添加接触的面组并自动创建接触对——例如,在齿轮传动仿真中,可准确识别齿面间的微小间隙,避免因接触遗漏导致的应力计算偏差。这一升级不仅省去设计师手动排查间隙的时间,还使接触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9%,仿真结果的可信度显著提高。

四、注塑翘曲“洞察”入微:拆分变形原因,精准优化模具设计

注塑成型中,翘曲变形是影响产品质量的核心问题,而传统仿真仅能提供翘曲总变形数据,难以定位具体原因。SOLIDWORKS Simulation 2025(含Plastics模块)增强**“翘曲分析”功能**,实现变形原因的精细化拆分。

新版本除了展示翘曲总变形量,还能单独输出“冷却不均匀导致的变形”“材料收缩不均导致的变形”“方向效应导致的变形”三类数据——例如,在塑料外壳注塑仿真中,若发现翘曲主要源于冷却不均,设计师可针对性优化冷却水路布局;若源于收缩不均,则可调整注塑压力与保压时间。这种“病因级”分析能力,帮助模具设计师快速找到优化方向,使产品翘曲合格率提升60%以上。

五、网格优化+销钉接头增强:双重保障,提升仿真效率与真实性

SOLIDWORKS Simulation 2025还在基础功能上实现双重突破:

网格优化:采用新一代自适应网格划分算法,可自动识别模型几何特征(如尖角、薄壁),生成高质量网格——例如,对复杂曲面零件,能在曲面曲率大的区域加密网格,在平缓区域简化网格,既保证计算精度,又减少网格数量,网格生成效率提升35%;

销钉接头增强:新增“间隙设置”“摩擦系数定义”“极限转角限制”等选项,可模拟销钉在实际使用中的松动、摩擦磨损等状态——例如,在铰链仿真中,可定义销钉与孔的间隙值,更真实地模拟开关过程中的受力与运动,避免因理想模型导致的设计偏差。

SOLIDWORKS Simulation 2025的5大新功能,本质是“从设计师需求出发,解决实际仿真痛点”,无论是效率提升还是精度优化,都直击工程设计的核心需求。

S

推荐资讯
友情链接: